技术文章

船用电线电缆防霉问题讨论


20世纪50年代末,国外规定湿热带地区使用的电器产品,要求具有防霉性能,我国针对出口到这些地区的电线电缆,开展了电线电缆防霉技术研究,并制定了湿热带用电线电缆标准,防霉性能既包括产品性能指标,也突出了包装要求。原机械部发正式文件,对于我国出口的湿热带用电线电缆,均应贯彻湿热带用电线电缆标准要求。当时研究的内容,主要是聚氯乙烯和聚乙烯,在聚氯乙烯配方中添加适量的防霉剂,就能符合标准要求,当时聚乙烯用量较少,并基本上不加无几填料,适量添加硬脂酸,所以聚乙烯也比较容易能通过防霉试验。原机械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,首先创建了防霉试验室,以后上海电缆厂也建立了防霉试验室,说明直属部级研究所和企业均十分重视产品的防霉技术。
中国南方部分地区,在梅雨季节也带有湿热带气候的性质,当然各年份中气候的湿热程度及其延续时间不等,霉菌生长程度也不相同。有时属于干黄梅季节,则电线电缆上霉菌生长不明显;反之,则霉菌生长比较严重。由于20世纪60年代国内电线电缆使用量不很大,所以在广东省等地区,未强制性规定采用防霉电线电缆。后来电线电缆产品不断更新换代,天然材料逐步淘汰,大量应用合成高分子材料,提高了产品固有防霉性能,久而久之,防霉问题逐渐淡化。
船用电缆的使用地区不受限制,20世纪60年代,无论对民用国**的船用电线电缆,对防霉性能比较重视,虽然不是所有的船都要求采用具有防霉性能的电线电缆,单至少用户有要求时,应作为形式试验考核,在记忆中不少军舰上有防霉要求。后来棉、麻和天然橡胶等容易生长霉菌的材料,在船用电线电缆产品领域内被淘汰,船用电缆产品应等效采或等同用IEC标准,防霉性能指标不再考核。例如IEC 92-353(额定电压0.6/1 kV挤包绝缘单芯和多芯船用电缆)和IEC 92-376(船用控制回路用多芯电缆)等产品标准,相应国内GB 9331.1~9331.5(船用电力电缆)和GB 9332.1~9332.5(船用控制电缆),当前修订的JB/T9331 标准等等,均未列入防霉性能试验要求。*新的船用电缆**标准也没有防霉试验。至于今后是否再会提出防霉要求,需要看总体技术发展而定。
2008年,中国不少地区雨期较长,雨量也很大,湿热气候环境异常严重,电线电缆防霉问题又引起重视。
1. 适合霉菌生长的条件
根据有关微生物霉菌繁殖研究报告,霉菌生长的主要条件是温度和湿度。适合霉菌生长的一般温度是15℃~35℃,而*适宜的温度是25℃~30℃,当温度低于0℃或高于40℃时,霉菌实际上停止生长。适合霉菌生长的相对湿度为80%~90%,而当相对湿度超过95%时,是霉菌生长*为旺盛的条件。因此环境温度为30℃±2℃和相对湿度大于95%时,*适合于霉菌大量繁殖。此外,气流对霉菌生长速度也有影响,气流速度快可以限制霉菌的繁殖和生长,而在空气不大流动的条件,霉菌生长很快。如果在高真空中,霉菌也不能生长。再说,电线电缆表面上霉菌的生长,也与其直接接触到其他物体性质有关,如果其周围物体由容易生长霉菌的材料制造,例如未经防霉剂处理的一般木料,则木料生长霉菌后,霉菌容易蔓延到电线电缆表面。由此可看出,成品电线电缆的包装与电缆本体表面的霉菌生长也大有关系。如今常用的铁木结构电缆盘,即使在正常包装情况,其外仅用塑料薄膜包扎,实际上既不防水,也不防潮,在梅雨季节,木质材料首先生长霉菌,然后与木料接触到的产品表面,通常是高分子材料,有可能受到霉菌的感染。
2. 材料对霉菌生长的影响
船用电线电缆产品的防霉性能,主要取决于暴露在空气中的*外层的材料的性质,电缆护套*好用具有一定防霉性能的材料制成。天然胶中含有少量蛋白质,有利于霉菌生长;合成橡胶与塑料一般不利于霉菌生长。电缆料配方中的添加剂,如碳酸钙、碳黑、石蜡或脂肪酸类(常用的硬脂酸等)等有助于霉菌生长;另一些添加剂,如多硫化合物、硫氢基等促进剂,却能抑制霉菌生长。一般聚乙烯护套电缆,不大会生长菌霉,聚氯乙烯中的不同增塑剂品种及其添加量(%),对霉菌生长程度有些影响。至于目前*常用的无卤低烟阻燃护套料,其中填充了大量氢氧化铝和一定量的硬脂酸,这是否会影响防霉性能,至今未进行定量试验,氢氧化铝是呈碱性物质,也许对防霉性能是一个不利因素。当前核电站用IE级K3类电缆,大多数采用上述的无卤低烟阻燃护套,表面生长霉菌可能性是存在的。提高产品防霉性能的主要途径是配方中添加一些防霉剂,如水杨酰苯胺,恶唑酮等,当然所添加的防霉剂,不应影响电缆料的固有性能。
3. 长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
无护套的绝缘电线电缆和有护套的电线电缆,如果产品表面上长霉菌后,对二者的性能影响大有区别:
a)无护套的绝缘电线电缆:①影响产品外观,表面变色,擦净后在生长霉菌区域留下痕迹;②影响表面绝缘电阻,有漏电的可能;③影响体积电阻率;④*严重的情况,降低介电强度,可能发生电击穿,当然机遇极少;⑤不排斥影响机械性能和高分子材料的降介,但可肯定,要发展到材料的机械性能明显降低,并达到严重危害的时限,大大超过前4种现象。
b)有护套的绝缘船用电线电缆:从理化性能和电气性能的变化现象,虽然与a)所述相似,若将电缆表面被蔓延的霉菌擦干净,并且电缆在以后的敷设和运行中,护套不再生长霉菌,则从本质上说对电线电缆的长期使用影响不大,但护套表面会留下生长过霉菌的痕迹。当电缆终端密封完好的情况下,电线电缆内部不存在生长霉菌条件,因此可认为护套短时沾染霉菌,对绝缘没有影响。护套的表面绝缘电阻、体积电阻率、介电强度等即使有一些变化,也不影响电线电缆使用。护套短时沾染霉菌,擦净后一般不继续生长霉菌,则是否继续影响机械性能和高分子材料的降介,目前无法作出定论。
4. 防霉试验方法
    1)试验装置
采用人工霉菌试验箱,试验箱内应有照明和观察窗。并有可调节温度和有喷茵装置的喷菌箱。
    2)试验条件
人工霉菌试验箱的控制条件,应满足下列要求:
    a)箱内有效试验空间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值与均匀性应符合表1的要求。
b)试验箱内空气流速应小于0.2m/s 。
c)在试验过程中应每隔7昼夜换气一次,换气期间,指示点的温度允许波动,相对适度应部大于90%,但在2 h内指示点的温度和适度应恢复到表1的规定。
d)箱内顶部的冷凝水不允许滴落在试样上,试样表面不允许有直径大于1 mm的水珠凝露。
表1  霉菌试验条件控制
试验条件
控制值
有效试验区偏差
指示点控制值
温度(℃)
相对湿度(%)
28
97
28±2
95~99
28±0.5
98±1
 
    3)试验方法
a)每次试验取4根试样,电线产品试样长度为2 m,电缆产品试样长度为0.5~1 m。试样表面用洁净的柔软的绒布擦净。
    b)将试样预先悬挂或在温度大于25℃的喷菌箱内,把预先制备的混合霉菌孢子悬浮液,用喷嘴孔径不大于0.5 mm喷雾器均匀喷射在试样表面上。喷射在试样表的滴液,其直径应不大于0.5 mm。试验用菌种和袍子悬液的浓度及悬液培养方法,应符合JB 840-1975《霉菌试验方法》标准规定。
c)进行试验时应同时将上述悬液喷射在容易长霉的对照试样上。对照试样经7天后,其长霉等级应大于或等于2级,否则这次试验作为无效,应另行制备试样和悬液重新试验。
d)试样经霉菌抱子悬液喷射感染的所有试样,应迅速移至规定温度和相对湿度的霉菌试验箱内。试验样品总的体积应不超过试验箱有效试验空间的1/5。各试样的间距应不小于5 cm,不允许互相碰撞。
e)试验周期为28天,在此周期内不取出试样检查。试验周期完成后。小心取出试样,按表2规的分级方法进行判定长霉等级。
f )试验结果以3根试样以上相同数据为准。
表2  长霉等级判定
长霉等级
霉菌生长状态
防霉性能评定
0
试样表面用正常目力观察,看不见霉菌生长。
没有长霉
1
试样表面霉菌呈个别点状生长,霉斑直径小于2 mm或类似菌丝呈成稀疏状生长。
极轻微长霉
2
试样表面霉菌呈稀疏斑点状生长,其中个别霉斑直径2~4 mm或丝呈稀疏网状分布,生长区面积小于25%。
轻微长霉
3
试样表面毒菌呈密集点状生长或菌丝呈绒毛状覆盖,分布面达25%~50%。
中等长霉
4
试样表面霉菌呈密集点状生长或菌丝呈绒毛覆盖,分布面积大于50%。
严重长霉
 
5. 后记
任何用途的船用电线电缆,在正常的包装、运输、储存、敷设和运行过程,不管是电线电缆的绝缘或护套,生长霉菌终是一种变质的现象。电线电缆敷设后,一般在运行状态很可能不生长霉菌,如果停止运行一段时间,恰恰遇到适合霉菌生长条件的环境,电线电缆又发生霉菌生长现象,这说明电线电缆防霉性能仍然不佳,也是应当引起重视的事。
深入研究产品的防霉问题,可先从材料着手,试验验证绝缘或护套材料的抗霉菌性能,需要建立的手段比较简单,试验设备成本较低,试样准备的数量和品种多,试验周期灵活,试验过程容易调整。当确认材料具有足够的抗霉菌性能,则推广到电线电缆产品,也比较又把握。当前有少数用户正在考虑电线电缆产品的抗霉菌问题,也许需要进一步论证。
Copyright@ 2003-2024  扬州市红旗电缆制造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   

地址:中国.江苏省扬州市北菱塘工业集中区  邮编:225652  联系人:朱仕红(产品直销部)

电话:(051484232078  传真:(051484235124  手机:13505274439 

ICP:苏ICP备05030547号-5

Emailhongqigroup@126.com

苏ICP备05030547号-5
 

苏公网安备32108402000323号